局长爱钓鱼
□赵向辉
新来的张局长有一个爱好,钓鱼。
到了周末,张局长必然会带上钓鱼的家活什儿,让司机开车把他送到金鸡湖边,下午6时准时来接他。
半年后,闹不清谁提议的,局里成立了钓鱼协会,同时成立了一个钓鱼小组,每周陪张局长到金鸡湖钓鱼。
那里的鱼很好钓,每人都能钓上十几斤,都需要按照高于市场价格几倍的价钱买回去。局长也不例外,每次都自己花500来块钱买鱼。
有一次,小李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,凑上去说:“张局长,我们家爱吃鱼,你钓的鱼卖给我吧?”张局长说:“这可不行,能陪我来钓鱼就很感谢了,再买我的鱼,太过意不去了,再说也有受贿嫌疑不是?”说完还“哈哈”笑了两声,很亲切,很随和。
不知何时,局里的人又组成了两个钓鱼小组,于是三个组长开始商量,如何轮换着陪张局长去钓鱼?最后达成一致,三组轮流,谁也不吃亏。
没过多长时间,中央开始遏制公车私用之风,张局长在大会上作了自我检讨,声明今后钓鱼不再用单位的车。
小陈心中一阵窃喜,因为他刚花十几万元买了一辆私家车,正好派上用场,拉张局长去钓鱼,如果把张局长拉舒服了,自己梦寐以求的提职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。
于是,每逢周末,小陈就成了张局长的专职司机,张局长也不推辞,不过声明,每次付给小陈50元钱车费,否则不坐,小陈只好同意。
后来有人听说,金鸡湖里的鱼场是张局长的情人开的。人们便猜测,肯定再不会有人陪张局长去钓鱼了,要不,露了馅儿肯定会怀疑到陪着钓鱼的人身上。
出乎意料的是,没几天,局里竟然多了三个钓鱼小组。不过有一点,不是陪着张局长去钓鱼,而是各个组自己到金鸡湖去钓。每到周末,金鸡湖就格外热闹,多数都是局里的人在那里钓鱼,只是不见张局长。
就这样,又过了三个月。一天,局里来了一个小伙子,拎着一大布袋纸皮核桃,自称要找张局长。
见到张局长,小伙子非常高兴:“伯伯,我来给你报喜了,我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,下个月就去报到,爷爷的鱼塘挣的钱,足够我的学费,谢谢您!”
张局长说:“考上了就好啊!”
小李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说:“怪不得我换工作岗位的事情一直没着落呢,原来……”
小陈也说:“看来我提职的事情也没戏喽!”
局里其他人,也都感觉挺失落的。慢慢地,钓鱼协会没人管了,钓鱼小组解散了,再也没人去金鸡湖钓鱼了,除了张局长。
明天又是周末,张局长肯定还是骑着他那辆老式的红色加重自行车到金鸡湖去钓鱼,因为那里有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挂在墙上,他要去看看,顺便看看孩子的爷爷和他患病在床的老伴儿。
每次,张局长回到家,都会反复念叨:“这父母早亡的孩子可怜啊!”